【摘要】一般老人走了,辦喪事、喪葬,那為啥還有叫喜喪的呢?這老人是多大歲數呢?其中又有什么講究?
一般老人走了,辦喪事、喪葬,那為啥還有叫喜喪的呢?這老人是多大歲數呢?其中又有什么講究?
喜喪的由來:
喜喪也是根據年齡來的,比如人的年齡分為四十不惑,五十耳順,六十知天命,七十古稀,稱人年七十。原有古來稀少,而今也不多。所以一般人活到八十歲屬于高壽了,這就叫喜喪,而八十歲以上,甚至過百的老人去世稱為老喜喪,他們是家里德高望重的老人,福壽雙全,這個年紀老人去世并不會有那么悲傷,因此被稱為喜喪或者老喜喪。
喜喪的講究:
“喜喪”和一般的傳統的葬禮在一些方面還是有一些不同,達到喜喪標準的老人去世了,家人在舉辦葬禮上,基本是采用喜慶的大紅色,不設置靈堂,也不放哀樂,不放鞭炮,孝子們及前來祭奠的親人也不必披麻戴孝,而是高高興興,吹拉彈唱,高歌勁舞,熱熱鬧鬧地送老人上路。
1、喜喪的靈前貢菜供果,要隨時增添。因為在仙門里有這樣的一個規矩,就是食用喜喪的靈前貢菜供果可以消災免難、富貴延年,所以前來吊唁的好朋友,總會拿一些供果回家,所以要注意及時添上。
2、喜喪的孝布被偷,都屬于正常的。喜喪的孝布,拿回家給未滿12虛歲的孩童做衣服,可以保佑孩童健康茁壯的成長。喪家孝布被偷,也更是寓意時來運轉的好兆頭。
3、喪宴除了不忌諱菜品數量單雙之外,其他的都和正常喪宴相同就可以。不可以鋪張浪費,不可以大肆殺生,不可以食用牛肉和馬肉。
4、帶孝人在先人下葬之后,即可正常除服。孝子孝女在百天內均可正常理發,孝房子女也均可正?;榕?,無需禁忌。
5、帶孝人,重孫子輩分的孝布,一定要在孫子輩分的紅孝布基礎上,再添設黃孝布。萬不可直接添設黃孝布,以免沖撞煞氣。更多了解詳情咨詢010-89177864